你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请启用javascript,否则网页将非正常运行!
EAP:培养内心强大的员工


         社会快速转型,市场竞争惨烈,传导给企业员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压力就像洪水,积蓄到一定程度必须要释放。2011年富士康发生的“连环跳”事件即是这种症候的肇始前兆。

        中国的“企业梦”需要用员工的幸福指数来编织,需要内心强大的员工来完成。为此,本刊带你走近“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并看看河南煤化集团煤气化公司义马气化厂的企业“医心”之术。

  近几年,压力、焦虑等心理亚健康渐成中国职场常态,严重者导致抑郁症、过劳死、自杀。人生赤字过大,员工伤不起。同时,由于职场纠纷导致的施虐、报复等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那么,员工承担的负荷到底要怎样控制调节才不至于“擦枪走火”?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以下简称EAP)被提上日程。

  企业EAP人员开始积极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通过团体辅导、会谈沟通、课程策划、压力放松、调查、评估、转介等帮助员工处理个人、工作与家庭的问题,以消除员工困扰,预防问题产生,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

  员工幸福感亟待拯救

  央视的“你幸福吗”前段时间一直是热门话题。如果从企业家的角度向员工提问“你幸福吗”,可能更具实际意义。一项针对40万网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高达81.6%的被调查者幸福感缺失,而最大的原因来自工作和职场发展。

  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中国职员的压力、焦虑等心理亚健康也都被置于放大镜之下。典型症状包括心慌、头晕、胸闷、失眠、记忆力衰退、免疫功能减弱、萎靡没精神等类似体征。人群多在18到45岁之间,城市白领占多数。

  这个结论也可以从抑郁症等心理医学上得到一定程度反映,据调查,抗抑郁药“百忧解”购买最多的5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心理亚健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压力。而且目前中国的职场压力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2012年调查显示,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2011年的,中国内地占75%,位列第一,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压力就像洪水,积蓄到一定程度必须要释放。而多数中国员工选择压抑,甚至走向极端。到了企业应该反思的时刻:管理上能做些什么?

  EAP“东渐”恰逢其时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签约EAP培训师、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岳晓亮指出,压力分三种: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和诸如战争、地震、车祸等破坏性压力。经历挫折未必都是坏事,可以促进能量的激发。

  人通常都或多或少浸泡在一般单一性压力中,不是很强烈很突然的压力,反而会锻炼出人的抗挫能力。类比打防疫针产生抗体,其实疫苗就是非常微妙的病毒,注射体内后激发人体产生保护和防御机制,抗体被调动起来,抗挫折能力提高。

  但关键就是压力的控制和调节,员工和企业都要有自主的认识和防范举措。

  中国首个“企业EAP服务示范基地”——河南煤化集团煤气化公司义马气化厂党委书记王卫华介绍:“人际关系、婚姻关系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心理冲击可能直接影响员工精神状态。人的属性关联着其‘职场人’的属性。职场中,制度、指标都是有压迫性的,企业竞争无处不在,提高标准是必然的。EAP做的就是冲淡压迫感,增强员工的抗压能力。”

  一些企业家也纷纷表示,环境是残酷的,现实是客观的。企业在反省自身管理的同时,通过EAP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让员工心理变得强大,企业和员工才能从残酷的竞争中冲杀出来。

  EAP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0%以上建立了EAP项目,现在美国有超过1/4的企业都有常年的EAP服务项目。EAP在日本、澳大利也已成熟,现在英国10%员工都可享受这一福利。

  EAP进入中国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相比西方至少落后了40年。三星、西门子、可口可乐、朗讯科技、思科网络等外企跨国公司先后将系统的EAP项目引进中国。

  目前EAP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90%以上的中国企业来说,EAP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中国EAP也多集中于大型国企、少部分事业单位和大型外企,如银行、通信、电力、石化、煤矿等行业。

  国内心理专家也由最初接触了解,到努力尝试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本土企业的EAP之路。

  本土化困境

  知名管理学者段俊平对中国EAP服务机构进行过普遍调查。结果显示,外资机构多复制照搬成熟的EAP服务模式,导致其不适应中国国情,发展缓慢。本土兴起的机构缺乏系统化的EAP服务理念、模式、效果评估、质量监控,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走弯路。

  而作为实施主体的企业,在EAP本土化的过程中是充当“红脸”,还是“白脸”,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采访中,一些中小型企业主表示很无奈,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企业生存尚存问题,怎么可能有心思去为员工做福利。

  的确,EAP的实施与企业规模、效益等密切挂钩。中国内地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仍旧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加上转型期的法规与监管不健全,企业大多只盯着短期获利,可持续发展问题能避就避,更不要说员工心理健康了。

  所以,政府对EAP的重视和政策倾斜也成为未来EAP发展的关键。

  岳晓亮认为,EAP运作的一大阻碍,就是企业管理者对投资回报率的顾虑和对劳资关系的误解。EAP需要企业投入而效果并不立竿见影,但根据国外对EAP投资回报率的调查,平均每进行1美元的投资得到的回报为10~16美元。

  而对于劳资关系,企业对员工诉求不能停留在顺从听话、不发牢骚只干活的初级层次。一个听话的员工真的就是好员工吗?这是很大的误会,企业需要的员工应该是可以给企业带来长久发展或后续利益的人。鉴于以上两点,有钱的企业对EAP也多处于瞻望、迟疑状态。

  现实是,即使有实力的企业敢于“吃螃蟹”,但也多限于小心求证。企业容易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处于被问题牵引的被动位置,难以做到探本溯源。在EAP的运行机制上,未雨绸缪式的系统建设和危机预防比亡羊补牢式的危机管控收益更大。

  心理咨询师大多表示,EAP专项课题的运作至少需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低于半年的培训只能算是短期的心理知识普及。这就像是前两年特别火的拓展训练,当时身临其境会觉得激情高昂,一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激情会慢慢消退,细微改变也会被惯性抹杀。

  “企业EAP应该是长期的、持续的福利,这样才能对员工产生质的影响。而实际上很多企业还是停留在功利性上,只图解决眼前问题。”岳晓亮告诉记者。

  双赢才是硬道理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绝对不是对立、剑拔弩张的双方,不是给员工的福利和关怀多了,企业的利益会受损。相反,员工幸福指数提高了,会心甘情愿创造更多的价值。员工和企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中国的“企业梦”需要用员工的幸福指数来编织。

  在对企业EAP的采访调查中,记者明显感觉到,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对于EAP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例行公事”的管理分支。

  对于管理层,EAP是走近员工、便捷沟通、消除隔阂的渠道,一旦发现制度不合理,管理层通过沟通后就能及时调整。

  “出现问题再解决不是根本之策,EAP最重要的是从人性关爱出发,一点一滴中让员工感觉到温暖和关怀。”正如义马气化厂EAP项目主要参与者王国好所言,“那近似于一种佛观普照的感动,虽然是理想但至少是努力的方向。”

  对于员工,EAP对其心理认知的启蒙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心理学知识只是技术支撑,真正有意义的是员工自我观照意识的觉醒。一位企业员工深有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EAP使我们懂得如何检测自身的压力负荷,或找人倾诉,或合理宣泄,或求助EAP系统。”

  区别于拓荒时期企业对员工心理工作的无为而治,EAP在企业中的运用可以说是在管理模式上一个巨大的跨越。最终,现实会证明这是管理者和员工双赢的事情。



“世界精神卫生日”漫谈精神心理健康

       又是一年的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下,精神心理健康工作的压力显然变得日益严重。如何实现“心理健康,社会和谐”的理念,已不仅是专业人员责任,更是全社会、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共识。

      又是一年的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迄今为止,中国组织参与世界精神心理健康活动已走过17个年头。回望过去的一年、十年甚至十七年,我们的社会虽对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但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下,精神心理健康工作的压力显然变得日益严重。如何实现“心理健康,社会和谐”的理念,已不仅是专业人员责任,更是全社会、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共识。


6-1


       近年来,每当出现社会名流、知名人士因抑郁症或其他精神心理问题自杀离世时,都会引起社会各界对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性的热烈讨论。但讨论过后回到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觉得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离自己还远,那都是别人的事。或者即使有所察觉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精神心理问题,也多半采取回避、逃避、拒绝等抵触的态度面对。尽管社会对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严重结果的讨论并不少,但大众为何仍是很难面对自身的精神心理问题呢?在这个特殊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我来谈谈个人的看法和认识。


6-2


       首先,在我们的社会中,对精神心理问题人群歧视观念根深蒂固是重要原因。在很多国人心中,仍把精神心理问题人群,等同于“疯子”、意志薄弱、思想不端等异常人。在这样的观念左右下,既不能尊重关爱身边的精神心理困境者,也不敢向别人暴露自己的精神心理问题困惑。如此,常使本来并不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不能及早发现并处理,以致发展成严重精神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心理疾病,从而导致难于挽回的结果。所以,加强精神心理健康概念的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固有的歧视观念,正确看待精神心理问题人群,尊重精神心理障碍与疾病患者,是我们持续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重要目的。

       其次,精神心理障碍与疾病知识不足或错误,也是社会大众不能积极面对精神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近年来,抑郁症导致自杀的现象,常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以致易使大家误以为精神心理问题就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有精神心理问题就是自杀、精神行为异常等极端表现。其实,人类的精神心理问题表现复杂,程度也是轻重缓急各异。心情压抑、烦躁、多虑、容易情绪失控,甚至睡眠不好、食欲下降等都可能都是精神心理问题的表现。如果自我或者周围人员,能对这些多样不良表现有所认识,并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许多精神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就可以避免发生。所以,即使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之外,也要持续宣传精神心理卫生知识,提高民众对精神心理健康的认识和保健意识,是全社会必须亟待开展的工作。

       最后,精神心理问题往往不是孤立的个人问题。所有的精神心理障碍或疾病虽然都具有个体的遗传生物学基础,但问题的发生都不是孤立偶然的。每一个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并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在某一时刻被触发表现出来。一个人成长的经历、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其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比如孩子的性格有的内向有的外向,在精神心理健康中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当家庭或学校过分强调某一性格倾向的利弊时,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精神心理发育的异常。所以,如何创造一个利于绝大多数人精神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需要我们的在家庭、学校及社会机制、价值导向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使每个人都能尽可能发挥自我潜能,更好适应社会需要,才有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守护群众心理健康

——区人大代表视察我区精神卫生工作活动侧记

       近年来,精神卫生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群众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精神卫生既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为切实加强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守护群众的心理健康,6月2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飞率队走进永川区精神卫生中心,围绕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心理健康开展视察活动。

       聚焦群众精神障碍 视察精神卫生机构

       宽敞整洁的大厅,设施齐全的病房,现代化的诊疗设备,笑容可掬的白衣天使……走进精神卫生中心,呈现在代表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该中心于2011年4月由原永川区精神病院和六五二职工医院合并组建而成,在2015年12月16日顺利完成了病人的转运工作,实现了医院的整体搬迁。

       “目前医院运行如何?”“这里有多少病人,他们在这里的生活状况如何?”代表们一边视察,一边了解病人收治情况及治疗工作,详细询问病人在院生活情况,并看望这里的医护人员。

       永川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夏雪涛介绍道:目前,中心有床位300张,收治住院病人377人,床位利用率126%。看到中心的住院环境、设备设施等均得到改善,医院运行协调有序,代表们感到欣慰,对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认可。

       提升防治能力 推进救治救助

       在听取了关于现阶段我区精神卫生机构运行和全区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情况的汇报后,代表们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全区精神卫生工作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应该加大对全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尤其是精神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者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力度,促进全区精神卫生服务团队专业化发展。”针对我区精神卫生队伍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唐啸力代表首先发言。他建议,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强化队伍技能培训,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探索紧缺岗位人才考核招聘。       

       唐啸力的建议得到在场很多代表的赞同,唐益代表还认为,要落实救治救助政策,相关部门要研究完善符合精神障碍诊疗特点的社会救助制度,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发挥整合效益,逐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医疗保障水平,特别要关注贫困患者,应当通过临时救助等措施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困难。 

       强化宣传教育 呼吁全社会参与

       精神卫生工作从业人员表示,当前,群众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认知率低,社会偏见和歧视广泛存在,讳疾忌医多,科学就诊少。全区现有取得国家资质的心理咨询师11人,大部分人不能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而面向更多居民的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还非常欠缺。

       对此,代表们展开激烈讨论,李庚代表说:“将宣传教育摆到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代表们还建议,广泛宣传精神卫生核心知识,以及患者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典型事例,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精神障碍患者。同时积极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务,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完善服务管理 明确责任分工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心理应激日益增加,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为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代表们继续讨论。

       王金英、夏显会代表建议,建立完善医疗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积极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和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模式。对于急性期和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转诊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规范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到社区接受基本药物维持治疗。

       除了完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代表们还希望相关部门整合资源,探索制定支持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工作发展的政策,统筹考虑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机构运营保障等,推动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精神卫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精神卫生工作重要性,将精神卫生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形成相关部门、学校、企业、家庭等协调配合的工作局面。”听了大家的发言后,王志飞如是说。